記錄百態人生,講述萬般故事,觀眾朋友們你們好,歡迎收看本期的《走南闖北福清人》。
這幾年有個很流行的詞語叫“逆襲”,今天我們故事的主人公許優新,用這個詞來形容他恰好不過。從小漁村走出來,到工地當小工拉磚搬運,到承接工程做出一番事業來,從基層工人搖身一變,成為商業大佬。他背后又有著怎么樣的傳奇故事呢?
峰東,位于福清市東瀚鎮蓮峰村,三面環山,一面靠海。如今,村中道路平坦、高樓林立,人們生活十分愜意。然而,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,這里卻是另一番景象。由于自然資源匱乏,加上山路崎嶇,交通不便,村里人世世代代依靠種田和捕魚為生,生活條件十分惡劣。1958年,許優新就出生在這樣的環境中,依靠捕魚維持生計。
廣西新輝建設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
許優新:
我在去捕魚的時候,我們家鄉,哪里有什么機械化,靠的是那個小木船,去遠海捕魚風險很大,差點連命都丟到海上去了,是不是。臺風到了,不像現在,以前(沒)有收音機什么東西,(不)知道臺風到了,原來根本就沒有(這些)的東西。想起來可怕,恐懼是這樣,當時是在家里。
讓許優新一直記憶猶新的是一次事故。當時許優新駕駛漁船正在捕魚,突然臺風來襲,漁船在海上迷失了方向。
廣西新輝建設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
許優新:
船差一點翻了,流到下面南日島下面,流到下面南日島,去待了幾天,家里人去找,然后好天氣的才去找,才找了回來。還感謝南日島下面的村民比較好的,把我們收留,在那邊住了好幾天,是這樣的,所以很恐懼,恐怕,然后出來了算了不干了,出來到外面來創業,來打工是這樣的。一方面是對于大自然的恐懼,另一方面,家里的艱苦條件讓許優新深深意識到,只有走出去才有機會改善家中的生活條件。深思熟慮后,年僅十多歲的許優新走出家門,踏上外出務工的路途。
廣西新輝建設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
許優新:
最早的去的是到福建山區那邊,三明那里去做,也是搞工程,當時做公路路基土方,用板車拉土了都是搞這一類的,做完了以后有了一點經驗,積累了經驗懂得做,然后最終到了大概1983年的時候去做,在外面三明一帶做了有好幾年,然后就回到福清的地方,我們老家龍田到小山東,83年的時候,我出外去給人家承包工程,從那時開始去做,有賺了一筆,第一桶金從那個時候83年到85年的時候那邊賺了一點錢,是這樣的。
憑借著務實的工作態度和勤勞肯干的博拼精神,許優新從工地基層的工人,一步步成長為工程項目的總負責人,開始承接各項工程,也賺取了一定的資金。隨著經驗和人際關系的累積,許優新又陸陸續續開辟了閩南地區的工程事業,扎根晉江十幾年時間,又迎來了事業新的高峰。
1999年,受熟人邀請,許優新將眼光放到了距離福建1000多公里的廣西南寧,以謀求更大的發展。
廣西新輝建設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
許優新:
當時來的時候,我們簡直講,到南寧這個地方真的是太差勁了,從我們老家坐車,就是從交通方面先講,要坐36個小時,坐大巴車,從宏路坐到這邊,要坐36個小時才到南寧,交通太不方便了,講真話太可怕了,投資各方面環境太差勁了,原來南寧人家誰懂得,哪里根本不懂得。原來我們廣西就懂得桂林柳州,根本不懂南寧。
初到南寧的許優新,并沒有從事自己的老本行,而是選擇了跟朋友合開了娛樂場所和酒店。由于市場環境的不成熟和個人經驗的缺乏,許優新的生意虧本了,這給初到南寧的許優新當頭一棒,也讓許優新沉下心來思考,后面的路該怎么走。
經過深思熟慮后,許優新決定重操舊業,成立了廣西新輝建設投資有限公司,做起了自己的老本行——工程投資與建設。
廣西新輝建設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
許優新:
我到這邊干工地的時候,最早幾十年前高速公路,最早是高速公路了,市政工程,我以前可能是說一年做幾千萬了,最早來了做幾千萬了,個把億了,現在后面是國家大發展,現在每年都是做十幾個億了,現在每年都做十幾個億的項目。
2004年,隨著國家的政策發展,南寧成為中國-東盟博覽會永久舉辦地,廣西首府迎來了空前的發展機遇。城市大力加強基礎建設,完善基礎設施,這也讓許優新迎來全新的發展。他抓住機會,承接各類工程建設項目,憑借著二十多年在工程行業的摸爬滾打的經驗和實力,許優新承接項目的工程質量,得到了南寧市政府的認同與肯定。在為城市建設出一份力,許優新公司的發展也邁上了新臺階。
通過幾年的努力,許優新累積到了一定的經濟基礎。他也決定在原有的基礎上,擴展自己公司的業務,開拓嶄新的版圖。
廣西新輝建設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
許優新:
我目前旗下的項目有新輝集團,有新輝投資公司,上午也去看了,我們廠的100多畝的地,廠房、辦公樓出租,還有我們下面有旺旭,二級企業,也在到處做工程。還有我們的農貿市場了,我們要多種經營,是不是?第二,我們還有瀝青攪拌站,所以講我們的發展目前的主業發展,我們是想往工程這類發展,替政府做PPP(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)、EPC(工程總承包模式之一),我們往這方面政府參與政府投資,比原來的傳統的工程做更大一點,是往這個方面去發展。
這里是位于南寧市江南區的明陽工業區,園區立足國內,面向東盟,規劃建設成為南寧空港經濟圈的核心區,這里便是許優新的商業版圖之一。
廣西新輝建設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
許優新:
我們是2007年籌備這個項目,原來這個是農墾集團的,我們當時是以福建總商會下來來買這個地的,為了市政配套項目,2007年建的,主要我們是以市政建設為主來配套。剛才做的那個公路、油漆、玻璃、出租、辦公樓,我們主要目的是為市政配套的。
許優新將那幾年累積到的部分資金轉換為固定資產,除了明陽工業區以外,位于興寧區的恒旺邕賓農貿市場等,也是許優新的項目,這些固定資產一年能為許優新帶來上千萬的收益。
2015年,許優新迎來了新的機遇。南寧市全面開啟母親河——邕江綜合整治和開發利用工程建設,總投資約220億元。對于在工程建設方面有著三四十年經驗的許優新來說,這無疑又是一個絕佳的機會。
廣西南寧旺旭建筑工程有限公司
許太旺:
我們這個項目名稱叫做南寧邕江整治項目D標段下游,大概我們承接,我們旺旭承接的有1公里,從2018年3月開始動工,到2018年6月份結束,具體的工作內容主要是綠化、土建、園建為主,鋪磚、道路,邕江兩岸的石籠、構造。做好以后主要是以老百姓休閑為主,主要以綠化、騎行車道為主。
同時,許優新牢牢把握住城市發展的規劃與方向,繼續承接市政工程等項目,多管齊下,鞏固自己的事業版圖。
南寧市北侖路項目經理
郭聯峰:
這個是南寧興寧區三塘片區,三塘片區是南寧重點發展的區域,這幾年重點發展的區域,我們這個片區服務很多很多央企、企業,外面來這里投資的,主要配套它的市政道路,配套它的市政道路以后,現在這個項目已經總投資是1.2個億,1.8公里,從2019年中標到現在,已經完成了結構層,項目的內容包括綠化、管道,還有排水,是城市的主要道路。2019年到現在,也完成工程量70%,預計今年10月份通車。這個也是南寧市的重點項目。
在企業發展的同時不斷沉淀自己,是許優新企業做大做強的秘訣。在機遇來臨前練好內功,壯大自己的隊伍,引進先進的技術和人才,在機遇到來時才能游刃有余。
廣西新輝建設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
許優新:
原來我們是傳統技術,做工程的是傳統技術,現在逐步要找到人才,沒有人才的企業怎么發展?因為我們非常(重視人才),因為特別我們這個年紀都沒有什么,特別我們福建人,原來老一輩的到這邊都是沒什么文化的,是不是?現在社會正在逐步發展,你沒有人才企業你怎么發展?
我們公司現在到處召集高級人才,從各個方面都召集,從這邊招投標的,從這邊財務,從工程技術人員,我們都是高薪聘請人才進來的,所以我們是逐步向高校聯絡,有好的人才我們就招回來。
回顧來廣西二十余載的時間,許優新前前后后從福清帶了兩三千人到南寧發展事業,有一些人跟著許優新二十多年,如今在公司中獨當一面。大家愿意跟著這位老大哥謀求發展很重要的一點,是因為他做事業“穩”。除了初到南寧跨行經營的意外虧損,重操舊業的許優新一直都在平穩發展,企業規模逐步壯大,這得益于他對于風險的嚴格把控。
廣西新輝建設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
許優新:
我們是50年代的人,特別是窮怕的人,有今天的日子,非常珍惜這個社會,珍惜這個社會,所以風險把控有就是說,我們去做什么事情,有風險的我們不敢去碰。為什么,我們像我們就講我們做工程,在工程這方面,一,工程方面要拿回來,我們內部先研究這個項目成功率達到多少,利潤達到多少,我們就是說在可控范圍以內的東西就做,不可控的,有風險的我們都不干。
許優新時常開玩笑說自己是從工地走出來的,是個“粗人”,可他是粗中有細,而正是這個“細”,讓自己在四十年的商海浮沉中一路披荊斬棘,屹立不倒,這也正是許優新的致富經。
每個成功的企業家都有一本自己的致富經,而許優新就是靠一個“穩”字,穩中求進,穩步發展。再憑借著務實、創新、團結的精神,發展好隊伍,做好口碑,厚積而薄發,在廣西創出自己的一片天地。好的,本期節目就到這里。
下一篇:沒有了!